總體研究趨勢:我國VOCs領域研究總體呈明顯上升趨勢。尤其是2000年以來,相關論文的數量顯著增多。根據不同時段論文數量的變化以及我國相關領域宏觀政策動態,可將我國VOCs研究歷程劃分為四個階段,依次分別為萌芽期、起步期、成長期和活躍期。
1萌芽期(1981—1990年):該階段文獻數量極少,10年間VOCs研究領域的文獻僅1篇。
2起步期(1991—2000年):該階段末期文獻數量出現小幅增長,但總數仍然不多,是我國VOCs研究的初期階段。
3成長期(2001—2010年):該階段文獻數量增長較快,總數上升明顯,且在該階段初期就出現了我國VOCs研究領域的第一批學位論文。代表著VOCs相關領域研究已得到社會重視,逐漸成為研究新熱點。同時結合宏觀政策動態來看,2010年5月我國發布了第一個明確提出VOCs管控的政策文件——《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0〕33號),拉開了全國VOCs治理的序幕,也為我國VOCs研究進入活躍期奠定了政策基礎。
4活躍期(2011—至今):該階段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的數量整體呈顯著增長趨勢,說明該階段VOCs研究受到國內學者的廣泛關注。“十二五”以來,我國在VOCs管控政策制定方面的力度不斷增強。根據統計,該時期我國頒布出臺的涉VOCs管控的政策文件共7項、國家排放標準共12項,這些政策與標準的相繼出臺極大促進了該領域研究的不斷繁榮。
從VOCs研究熱點的歷史演變來看,“十二五”是一個明顯的分水嶺。“十二五”之前我國VOCs研究主要集中于室內空氣污染以及吸附法、生物法等一些具體處理技術方面;進入“十二五”以后,研究重點更加偏向于工業源污染治理及宏觀管理政策決策。預計在“十四五”甚至更長的時間里,我國VOCs研究將持續側重于相關減排技術研發應用以及O3污染管控政策決策等方面。同時,隨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提出,對于VOCs與溫室氣體協同減排、提質增效方面的研究也將成為今后一段時間內行業與學術界共同關注的熱點。